清华大学社总编辑吴培华 | 编辑要做“比人长寿的好书”
怀抱理想 敬畏出版 |
——访清华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吴培华 |
从2012年第一次在清华社做中层干部年终总结开始,每年的总结会上,吴培华必把质量与效益紧紧挂在一起。几年来,他年终总结的关键词:2012年是抓重点工程与重点选题、抓队伍建设;2013年是加强调研抓选题论证、加强核算抓生产成本、规范管理抓生产进度;2014年是加强选题策划、抓好信息建设、加大单品种效益考核的权重;2015年是控制无效品种、控制质量、控制成本的“三控制”;2016年是专业化、团队协作、精准营销。这些关键词的落脚点无一不是指向提升出版物质量和强化单品效益。
“任何产品都需要质量过关,只要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那最后的产品就一定是不合格品,出版作为内容产业,更是如此!”吴培华反复强调。在吴培华看来,出版的质量是全方位的,有选题的内容质量,有编辑的审校加工质量,有装帧设计质量,有印制工艺质量,也有营销服务质量,其中内容质量是重中之重。
吴培华
清华大学出版社总编辑
吴培华常常用“如履薄冰”来形容总编辑的日常工作。“当下,造成出版物质量下滑的因素太多,尽管上下都在抓,还是无法让人放心。”
吴培华认为,在宏观上,整个社会风气浮躁,阅读的碎片化导致浅阅读倾向明显,使得编辑很难沉下心来打磨精品。中观上,转企改制后的出版业必须“自谋生路”,无论是管理者还是员工都面临着更多经济指标的考量,出版周期大为缩短,出书品种大幅增加。微观上,年轻编辑语言文字、出版规范的功底不扎实从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今天图书质量严重下滑的重要原因。这种不足一方面是由于年轻编辑主观上质量意识淡薄,业务能力上不注意语言文字、出版规范的积累和提升。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有些事件历史久远,年轻编辑不仅没有亲身经历,而且有些问题本身还属于禁区,他们所知寥寥,很难对问题或敏感事件的来龙去脉有一个系统全面的了解,这就难免会在稿件处理中出现疏漏,或者说是失误,以致造成重大事故。资深编辑虽然业务精、流程熟,基本功扎实,但是由于时代发展变革、新技术新媒介融合,很多新的文化现象涌现,他们往往对变革和变化中的东西不易很快接受、适应,以致出现误判。面对以上种种,出版社就必须要在完善质量管理体系的同时,提高编辑的政治理论修养,提升他们发现问题的敏感性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编辑的质量意识和精品意识,为社会、时代贡献更多的精品力作。
2017年年初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特地下发《关于开展出版物“质量管理2017”专项工作的通知》,通知强调要进一步加大出版管理力度,加大出版物质量监督检查制度,健全三级出版物质量监督管理机制,推动出版单位提质增效,促进全行业质量意识和图书出版整体水平进一步提升。吴培华谈到,一个出版社要出好书,一是要加强质量管理,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二是要加强编辑基本功训练,提高编辑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
作为教育类出版社,清华社一直以来就将抓出版物质量看作是品牌建设的重要一环,“既要用好清华的品牌,更要对得起清华的品牌”,将社会效益摆在经济效益的前列,多年来推出了大量品质卓越的教材及专著,获得了读者的广泛认可。经过多年的探索,清华社在质量管理上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体系。
一是从源头抓起,强化选题策划,建立选题三级论证制度。吴培华清楚地知道,如果策划编辑提交的文稿有“胎里毛病”,那要文稿编辑“点石成金”是做不到的,所以清华社从选题策划开始,就建立起严格的选题论证体系,组建了由分社论证小组、分板块的选题论证分委员会、社选题论证委员会构成的三级论证制度。选题论证委员会以社委会成员为主,社长任选题论证委员会主任,党委书记和总编辑任副主任,主要职能部门主任、分社长也是选题论证委员会成员。选题论证委员会负责重大项目、敏感选题图书以及需要社委会进行资金、人员调配的图书选题的把关。根据专业分工和特色板块建设的需要,选题论证委员会下设3个分委员会,分别是人文、科技、少儿,跨部门图书、重点项目、列入市场部重点宣传计划的选题都应交由分委员会进行审核。各个分社的选题论证小组,由各分社社长组织进行统筹论证。三级论证制度形成了一个严密的“筛子”,确保从源头上保证出版物的内容质量和政治导向,让图书质量管理实现前移,避免做无用功。
二是加强编辑培训,鼓励以老带新。在吴培华看来,编辑这门技术活的熟练程度是“熬”出来的,5年编龄之内都还只能说是新编辑,6~10年可以看成是熟练编辑,11~15年算是老编辑,15年以上才能称得上是资深编辑。从新编辑到熟练编辑、老编辑、资深编辑,其实就是一个经验积累、资源积累的过程。出版社应该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让新编辑快速完成身份的蜕变。每年,清华社人力资源部与总编办、质量管理中心都会制定年度培训计划,联合组织开展编辑业务培训,聘请出版业内的专家来出版社作专题讲座,鼓励不同分社资深编辑进行经验分享。3月23日,清华社还举办了“首届青年编辑编校基本功大赛”,全社160余名40岁以下的年轻编辑踊跃报名参赛,出版社为此建立了赛务组、监考组、阅卷组,社长、书记、总编辑到场巡视。“比赛的目的是为了营造注重质量的氛围,鼓励编辑增强质量意识。”吴培华在采访中提到。赛后,清华社相关部门还根据答题情况,安排编辑培训,补缺补弱。
一个出版社要永葆发展活力,需要时时补充新鲜血液,在出版行业,以老带新显得格外重要。吴培华补充说,出版社招聘新人要坚持九个字,即招得进、带得出、留得住,并将以老带新的制度列入分社长、事业部主任岗位职责考核的范围。鼓励分社实行导师制,师傅带徒弟,既做助手也做徒弟,让新编辑快速成长。
三是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检中心职能。2017年,清华社进一步强化质量管理中心的管理职能,抽调1名资深编辑任专职主任,由总编辑亲自分管质量管理中心。成立了以社长为主任,书记、总编辑为副主任的出版物质量管理委员会,各分社及直属事业部建立质量管理小组,分社长、直属事业部主任为第一责任人,进一步强化出版物质量管理力度。质检中心的职能也发生相应改变,与各分社终审平台建立联动机制,加强社内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总结归纳质检中出现的各类常见问题,提供编辑参考学习。
四是压缩品种、追求单品种效益。从2014年起,吴培华就提出要逐步压缩“无效品种”。所谓无效品种,就是那些既没有社会效益又没有产生经济效益的产品。每年年终,吴培华都会组织相关部门根据各分社的选题落实情况进行评估,主动“卸”书号,通过限制部门书号的形式,“倒逼”分社提高单品效率。2015年,清华社控制无效品种有了显著效果,当年总品种数下降了12.4%,这其中还包括新增板块的新增品种数,但是实洋与利润都上升了,加上成本控制,纯利润增长明显,2016年也是如此。今年,吴培华表示,压缩品种的措施仍将继续推进。
关于好编辑的评价,吴培华有个著名的观点。在他看来,编辑作为出版人的思想境界有三重:第一重境界是把出版当作饭碗,只是维生的手段;第二重境界仅仅当作一种职业,只是认认真真去完成8小时的工作而已;第三重境界,也是一个真正的出版人的境界,就是要具备出版理想,把出版作为自己的事业,作为自己终生的追求。真正的好编辑,必须要有第三重境界,不管策划编辑还是文稿编辑,都要有出版理想。编辑是个良心活,只有有出版理想的人才会对质量“吹毛求疵”,才能始终对出版永葆激情。
落实到具体实践中,除了基本功的训练,包括文稿编辑加工、应用文写作等能力的培养,好的编辑应该强调自身的专业化。“专业化并不是说学物理的就只能去开发物理领域,学历史的就只能去做历史图书,而是指不能大跨度地去做根本不熟悉的领域,比如理工编辑去做文史类图书,文史编辑去做工科图书,专业人才能做好专业事。”实践也证明了跨学科策划选题、编辑加工书稿,不仅编校质量无法保证,选题的内容质量也更是无从谈起。
吴培华对编辑的“苛刻”,其实也是其对自身“苛求”的表现。在吴培华的骨子里始终有着“做比人长寿的好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承认在自己任上出版社出过不少平庸之作,甚至可以算作文化垃圾,但是,出版人的良心与责任感在鞭策自己,多出一些文化精品,为我们的时代,为我们的出版业,也为我自己留下一些能够回味的文化产品。我们每个编辑,都应该有这样的目标,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出哪怕是一两本‘比人长寿的书’,那也就对得起自己的出版人生涯了。”这是吴培华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对编辑的期许。
相关阅读